马三立先生自1938年开山收徒,首位弟子阎笑儒便是他人生艺术道路的第一步。从那时起,直到他去世,马三立共收了17位徒弟,其中最后一位是李文华。每一位徒弟都在他艺术生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是按入门时间排序的弟子名单:
阎笑儒、张笑勤、张笑非、金笑天、班德贵、连笑昆、常宝华、高笑林、谌笑宇、王笑予、方笑文、任笑海、尹笑声、于宝林、常宝丰、姜宝林、李文华。
虽然有人说马三立只有16个徒弟,数字上似乎有争议,但不论是16还是17,马三立的徒弟名单中却没有黄枫的名字。奇怪的是,黄枫确实是马三立亲口承认的徒弟,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呢?
黄枫(1932—2022年),山东济南人,著名的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生前曾担任黑龙江省广播电视文工团团长等职务。黄枫不仅是笑星黄宏的父亲,也是小品演员郭冬临的师父。1949年,17岁的黄枫参与革命,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之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街头看见一位老艺人在表演山东快书,出于对艺术的热爱,黄枫主动请求老人传授。老艺人被黄枫的诚意打动,将自己擅长的段子教给了他。自此,黄枫成为单位文艺骨干,常常登台演出山东快书。后来,他因缘际会拜到了“高派”山东快书创始人高元钧门下,曲艺技艺突飞猛进。
展开剩余75%一年后,黄枫来到了天津——中国曲艺之乡。在天津,他不仅接触了诸多曲艺名家,还结识了“女鼓王”林红玉,并拜她为干妈。林红玉(1907-1972年)是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天津人,长期活跃于北京、天津一带。她的艺术造诣与地位备受尊崇。林红玉后来嫁给了宝和轩的经理桑振奎,是常宝堃的岳母、常贵田的外祖母。
上世纪40年代,林红玉与马三立常有同台演出的机会,两人关系非常友好。林红玉比马三立年长7岁,因此,她一直称呼马三立为“三弟”,而马三立则尊称她为“老姐姐”。新中国成立初期,两人仍在天津小新生茶社同台演出。演出结束后,大家常在后台聚集,品茶聊天,互相交流。
1953年的某天,演出后林红玉与马三立聊了几句,突然开门见山地说:“三弟,我想给你介绍个徒弟,不知道你怎么看?”马三立以为她是在开玩笑,便笑着反问:“老姐姐,您说的是谁啊?我认识吗?”林红玉直言不讳:“当然认识了,我说的就是我的儿子黄枫。”马三立笑了笑:“哦,原来是黄枫啊,确实是个不错的小伙子!”此时,林红玉冲着不远处的黄枫一摆手,黄枫立刻走到她身旁,向马三立问好:“马先生,您好!”马三立点点头,微笑回应:“嗯,好,好。”
林红玉拉着黄枫的手,说:“三弟,我的小儿黄枫非常崇拜你的艺术,他一直希望能拜你为师,不如就收他为徒吧。”马三立一直把林红玉视为亲姐姐,极为尊重她。既然她如此请求,马三立自然无法拒绝。再者,黄枫本就好学,态度谦虚且努力,马三立自己也对这位年轻人印象深刻。因此,他毫不犹豫地答应道:“既然老姐姐您都开口了,而且我也觉得黄枫不错,那我就欣然同意,今天就收他为徒吧。”黄枫喜出望外,赶紧向马三立行跪拜礼,正式成为他的弟子。
然而,在场的相声演员们对马三立收黄枫为徒心生疑虑,甚至有人提出异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按照相声界的规矩,若已经拜过师父,就不能再拜其他人为师,否则会被视为不遵守行规,甚至算是“大逆不道”,行话叫做“跳门”。当时黄枫已经拜高元钧为师,若再拜马三立,显然会违反这一传统。
更为复杂的是,黄枫若拜马三立为师,便与高元钧的辈分相同。高元钧在山东快书和相声领域均有极高的造诣,是相声大师常连安的弟子,被视为“寿”字辈相声艺人。而马三立同样属于“寿”字辈的相声演员,因此,黄枫一旦拜入马三立门下,他与高元钧的辈分便变得相同。正因为如此,许多相声演员对此表示不解。
有人当面向马三立请教,马三立笑了笑,回答说:“高元钧是黄枫的山东快书师父,黄枫是学山东快书,不是学相声。”尽管听者有所不解,马三立依旧坦然回答:“这没关系,大家各论各的就行了。”作为辈分高的长辈,马三立自然不怕别人质疑。实际上,黄枫一直非常明智,虽然年仅20多岁,他却始终尊重自己的师父高元钧,从未攀附更高的辈分。
黄枫一直心怀感恩,常年尊敬马三立,并且十分孝顺他。2003年,天津举办了马三立从艺80周年庆典暨告别舞台的演出,知情人透露,这一切的策划和组织几乎完全是黄枫一手操办的,许多相声名家也是黄枫邀请的。
尽管马三立在晚年始终承认自己收黄枫为徒,但奇怪的是,在相声的族谱中,黄枫并没有被正式列为马三立门下的弟子。对此,曾任天津文联党组书记的孙福海特意向马三立询问过,马三立笑着解释道:“黄枫不希望自己被写入我的门下,他一直恭敬地称高元钧为师,所以按辈分来讲,他和我有些不同。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按父子之情来看,他是我的义子,这样解释就能通了。”
后来,黄枫将自己的儿子黄宏送到了马季门下,这样一来,从高元钧的门下来论,辈分依然合乎规范。
发布于:天津市国内可靠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