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地区军队装备的最后的RF-5E“虎眼”侦察机宣告退役。
RF-5E侦察机较长的机鼻是其区别于普通型号的重要特征。
继F-5E“虎II”战斗机服役近半个世纪、于2023年底正式退役之后,同属一个系列的RF-5E侦察机退役。鉴于现在台湾海峡地区的紧张关系,一旦所需专用设备到位,中国台湾地区空军未来的战术侦察任务将由无人机和配备吊舱的F-16战斗机来执行。
RF-5E的告别飞行。
RF-5E“虎眼”侦察机告别仪式于7月4日举行,当时中国台湾地区空军最后几架现役RF-5E中的三架(机身编号5504、5505和5507)与两架F-5F“虎II”双座战斗机一起进行了最后一次飞行。
地勤人员正在检查即将为F-5F战斗机挂载的“响尾蛇”空空导弹。
在此之前,RF-5E的最后一次作战任务于6月18日完成。在此次任务中,RF-5E侦察机在翼尖挂载了AIM-9P-4“响尾蛇”空空导弹实弹作为自卫武器,并由一架采用类似武器配置的F-5F双座战斗机护航。
6月初,中国台湾地区空军F-5F执行了最后一次夜间飞行任务,这架F-5F降落在花莲空军基地。
5507号RF-5E侦察机。
在服役生涯的最后几年,RF-5E与少数几架F-5F教练机一起服役于花莲空军基地的第12战术侦察大队。这些教练机在其先导战斗教练机(LIFT)任务结束后,被用于支援侦察机,并被台湾地区研制的T-BE-5A“勇鹰”高级教练机(IDF“经国”双座型)所取代。
RF-5E“虎眼”侦察机。
中国台湾地区只有7架F-5E被改装成RF-5E“虎眼”侦察机。改装工作由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现为新加坡科技工程宇航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加坡巴耶利峇完成。这是中国台湾地区与新加坡之间密切却鲜为人知的防务合作的一部分,这种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竞标过程中,新加坡的改装方案被选中,击败了台湾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AIDC)的方案。
RF-5E机头只保留左侧的机炮。
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称,RF-5E升级套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改装项目”。最初于20世纪80年代末为新加坡空军研发,主要是因为诺斯罗普公司已经停产RF-5“虎眼”侦察机,如果想要获得F-5系列侦察机,就必须自行在F-5战斗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当时,12架新加坡改装的RF-5E侦察机出口到马来西亚和沙特阿拉伯。
正如该公司的官方资料中提到的那样:“巧合的是,对于新加坡空军和新科宇航公司来说,诺斯罗普公司认为RF-5E的市场空间非常有限,所以诺斯罗普公司同意将其RF-5E制造能力出售给新加坡。双方达成协议,诺斯罗普公司将RF-5E的生产技术和工具转让给新科宇航公司。这项协议使得RF-5E的专用部件能够在新加坡本土生产,用于改装项目。”
RF-5E机鼻特写,下方有透明照相窗口。
1996年8月,中国台湾地区空军将7架飞行小时数较少的F-5E战斗机运往新加坡。改装后,它们获得了从5501到5507的新机身编号。完成改装的第一架RF-5E,机身编号5507,于1997年9月交付中国台湾地区空军。
F-5E战斗机改装RF-5E侦察机的各种项目。
新加坡的改装工作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部分F-5E的整个前机身(包括雷达和航炮)和驾驶舱部分被拆除,并安装诺斯罗普公司制造的侦察型加长前机身和驾驶舱。其他的战斗机则拆除机头雷达和航电设备舱,安装上一个新加坡制造的侦察机头。
为了平衡增加的8英寸(203mm)机头,RF-5E在尾部下方安装了配重块,同时,F-5F双座战斗机也使用了这种配重块。
告别飞行五机编队由三架RF-5E和两架F-5F组成。
RF-5E并非中国台湾地区空军装备的特种侦察战斗机,此前服役的还有RF-104G“观星者”。RF-5E机头可以拆卸,内装远程倾斜相机(LOROP),用于在中国大陆上空执行高度机密的侦察任务。
2003年、2011年,中国台湾地区空军的RF-5E“虎眼”侦察机坠毁,但台湾地区认为剩余的五架RF-5E非常重要,所以服役至今。
两架RF-5E准备从花莲基地起飞。前机身上的“红狐”标志是向第4战术侦察中队致敬,1998~2005年该中队曾装备“虎眼”侦察机。
2021年3月,两架台湾地区空军的F-5E战斗机空中相撞,随后为幸存的“虎II”和“虎眼”换装马丁-贝克Mk 16弹射座椅,以提高安全系数。
在近三十年的服役生涯中,中国台湾地区空军的RF-5E主要执行战术照相侦察任务,而配备“凤凰眼”吊舱的F-16战斗机更适用于执行战役级和战略级侦察任务。RF-5E的任务包括战斗损伤评估(BDA)、陆地和沿海侦察,并在2009年莫拉克台风期间,为救灾行动提供图像支持。
一架RF-5E无人机从花莲空军基地的加固机库中滑出。
RF-5E侦察机服役多年,被海峡对岸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先进机型远远超越。
2020年11月,美国政府批准中国台湾地区的MQ-9B无人机采购合同,合同包括四架MQ-9B无人机、两个固定地面控制站、两个移动地面控制站,以及各种传感器,其中包括MX-20多光谱观瞄系统、SeaVue多用途巡逻雷达和SAGE 750电子监视措施(ESM)系统。这些无人机还将配备视距(LOS)和卫星通信设备。合同总价值约6亿美元。
2022年8月6日,两架中国台湾地区空军F-16准备从花莲空军基地起飞,当时台湾海峡正在进行实弹演习。
据2025年6月报道,MS-110吊舱的交付被推迟到2026年。第12战术侦察大队的F-16战机将继续携带老式的“凤凰眼”LOROP吊舱,执行侦察任务。
MS-110吊舱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大幅提升图像分辨率,具备远距离和昼夜侦察功能。该吊舱还具备数据链功能,可与其他平台近乎实时共享图像。MS-110吊舱将与MQ-9B和F-16配合,新型设备和技术的服役标志着湿膜侦察时代的终结。湿膜侦察需要配备专用基础设施,并且无法通过数据链近乎实时地传送数据。
RF-5E飞行员在起飞前检查拍照设备。
中国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正在主导研制“腾云”多用途中空长航时无人机,该机类似MQ-9。研制完成后,它将主要执行侦察任务,配备合成孔径雷达和卫星通信设备。中山科学研究院宣称,“腾云”无人机的最长滞空时间为20小时。
RF-5E侦察机和F-5F战斗机编队起飞。
中国台湾地区撰稿人Roy Choo说:“随着RF-5E的退役,台湾空军的照相侦察能力将出现缺口。配备‘凤凰眼’LOROP吊舱的F-16战斗机和海军‘信天翁’无人机将承担更多的侦察任务。”
RF-5E侦察机退役仪式。
RF-5E侦察机的退役为中国台湾地区空军画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句号。过去六十年来,中国台湾地区空军一直积极使用各种型号的F-5战斗机。这些战斗机不仅在海峡两岸紧张时期服役,还帮助中国台湾地区建立了自己的航空航天工业。
国内可靠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